楞伽经功德网
标题

净土法门法师专题访问(郎祖筠)3

来源:楞伽经功德网作者:时间:2023-03-18 21:07:33
净土法门法师专题访问(郎祖筠)3 2001/9/27 台北光启社 主持人:各位观众、诸位大德,平安!我是郎祖筠,今天我们同样很荣幸要进行一段访谈,也就是我们请到佛门高僧净空法师,在今天这一段时间
净土法门法师专题访问(郎祖筠)3

2001/9/27 台北光启社

主持人:各位观众、诸位大德,平安!我是郎祖筠,今天我们同样很荣幸要进行一段访谈,也就是我们请到佛门高僧净空法师,在今天这一段时间里面为我们大家来做开示,希望能够一解您心中之迷。我们再次的欢迎净空法师,您好!

净空法师:谢谢!

主持人:我们在上一次的访谈当中,比较是针对一些观念上的,而且是打破大家的一些想法,我们也比较了解,其实很多事情都必须从“教育”着手。可是我们知道这些理论以后,我们要怎么做?身体力行是我们今天的重点。首先我先请教净空法师,就台湾的观点来看的话,我发现我身边很多人都开始在怀念,大概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的旧时代,那种大家虽然不有钱但是贫而好礼,互相关心。可是大家其实很关心的一件事情,很担心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现在慢慢把这个环境给破坏了,很多人提出一个“台湾是贪婪之岛”,大家赚了就跑这样的想法。您可不可以不只是开示,同时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您提过“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可是我们该怎么着手去做,改变这个人心,或者是说实质上的方式?

净空法师:这个问题,我记得早年政府在提倡文化复兴运动的时候,我有一天去看方东美先生,在他家里面遇到教育部的三位官员也在座。我听他们向方先生请教,复兴文化工作要怎样才能够做得圆满?方先生听了以后,大概沉默了五分钟,很严肃的说:“有!第一个、所有电视台关闭。第二个、所有报纸杂志停刊,广播电台一律都停止。”教育部官员听到就说:“做不到!这个没有法子做到。”方先生说:“这些东西天天在破坏中国文化,你要想文化复兴,不把破坏文化的障碍去掉,文化复兴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决定不能落实。”由此可知,方先生多么重视传播的教学。他说传播是最好的一个工具,这工具本身没有罪,利用这个工具的人,如果他是正面的,他无量功德;他是负面的,他毁灭这个社会。说的真是语重心长!

怎么样能落实?一定从教学做起。教学从哪里做起?从本身做起。本身要不学好,叫别人学好,这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要想叫儿女学好,本身现在跟儿女同时来学习。譬如说,你已经看过《弟子规》,我们用《弟子规》教小朋友,我们自己也要遵照《弟子规》里的教条,统统在家里做到。大人跟小孩同时做,全国都能这样做,这问题才能解决。如果不能这样作法,太难了!这个实在讲,在今天我们说这个问题,说来说去是一种理想,要落实很难,不是容易的事情。李炳南老居士往生的前一天,跟学生们说:“这个世间乱了,佛菩萨、神仙到这个世间来都救不了!我们唯一的一条生路,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交代这最后一句话,他走了。

主持人:我们听到就是说,这些大德、这些先贤提出的理论,大家还是都带着一点点的无奈感,就是我很愿意去做、也很愿意去推动,可是总是有一些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的地方。这样子整个听下来,会不会对我们现代人来讲,其实是有一点点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会有一点灰心。因为这么多人在努力推动,可是这个世界乱了,我们到底该如何自处?

净空法师:这个问题,世界乱了,只要我不乱就行了。所以今天最重要的是从本身做起。一切人贪财、贪色、贪名、贪利,我把这些东西统统放下,我财色名食睡统统放下,我比他活得自在,我比他过得幸福。虽然我没有财富,我也没有地位,我活得很快乐,我觉得我的人生超过他们很多倍,我在旁边仔细的冷静观察,他不如我。我们做一个好样子,唤醒别人觉悟,这真正得到幸福自在快乐。争名逐利,活得很辛苦!到死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这一生活在这个世间是为什么,那个很可怜!觉悟就从这里开始。

主持人:可是其实法师您讲的这个部分,还是很难做到的原因是,比方说,我们可以尽量去想“众人皆乱,我不乱”,就好像“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这个想法,我们都可以去想像得到。可是真正的实践起来,旁边有这么多的诱惑,然后你的朋友都鼓励你赚钱,你的朋友都带着你去喝酒,不去就是不够朋友,会有很多同侪的压力就累积在身上,我想这是世界上都有的。包括说,虽然人性本善,可是尤其是很纯净的小孩子、青少年们,在这个时候又特别容易受到诱惑,而且这个诱惑一旦踏出去之后,他又很难回头,该怎么办?

净空法师:对!这在佛法里面讲,每个人善根福德不相同,而实际上是你个人的智慧,你个人坚定的毅力。我也生活在这个环境,我从小就不被诱惑。昨天我跟我五十年前同班同学,还有十几个人在这边聚会,中午吃饭,他们就谈到我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好玩,我在图书馆读书。到台湾之后,我也是个公务员。我的同事朋友,有时间就到外面玩乐去了,我只要有时间,我就会亲近在台北市的这些名教授,我去访问他们,听听他们谈话,增长我们的知识,增长我们的智慧。我跟他们不一起,他们认为我是怪人,认为我是书呆子。五十年之后,他们对我都非常羡慕。不说别的,头一个,我身体比他好,我身体一点毛病都没有,现在我的体力还是跟三、四十岁的人一样,这一点就足够他们羡慕了。生活有规律,远离名闻利养,远离贪瞋痴慢,我活得很舒服,活得很自在,活得非常快乐!

走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地区,他们对我都很尊重,我也尊重别人,我们相处非常和睦。我能做得到,为什么你们做不到?不是你们做不到,是你们不肯做,你们禁不起诱惑,关键在此地。一定要知道那些诱惑是什么?妖魔鬼怪。我们亲近圣贤人,读圣贤书,天天亲近圣贤人,这才是正确的。远离妖魔鬼怪,亲近圣贤善知识,各个人都做到。他就是不肯做,不肯回头,责任不要往外头推,回来要反省自己,推给别人是错误的。别人诱惑,你甘心情愿被他诱惑,诱惑的人没有罪,罪在自己。他再强力的诱惑,我如如不动,我还是能够超越。所以任何过失不要怪罪别人,不怨天,不尤人,回过头来,反省检点,改过自新,这个前途一片光明。

主持人:我们把这个想法,再回到法师一直强调的,我们要落实教育。比方说,法师提到的《弟子规》、《三字经》,从这个最根本的做起。我这边一定要岔个题,我回家又好好的看了一下《三字经》,我真的觉得值得大力的提倡。因为里面不只是教你怎么做人,连历史都背好了,告诉你三皇五帝是怎么来的,所以在这边我也衷心的推荐。回到教育这个问题,我们都知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跟父母都承继了这个非常重要的责任。可是真正的落实来讲,我的意思就是:我们是不是更有力量去推动?比方说,法师您说的《弟子规》,它变成课文,或者是说这些圣贤书它变成是我们重要的生活举止的引导。就好比说,它会不会就是像基督教、天主教《圣经》里面的十诫,他的生活归依。

净空法师:对!这个问题实在讲并不难,难在什么?国家教育政策方向错误。过去方东美先生在世的时候,提到教育,他就拍桌子骂教育部长。其实他的确是非常非常的气愤,可是骂了也没用处,我们在旁边看到是不起作用。而实际上,真正政府如果觉悟了,能够推动伦理文化的教育,利用高科技,利用传播媒体。你能够找十个、八个这些老先生,对于中国古籍国学有研究的,搞成一个小组,请他们来教学、来录像。然后每天把这些教育,在广播电台播上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我相信半年社会风气完全就变了,一年一定灾难都会消除了。就是没有人去做,这个普通一般人做不到,一定要政府,普通一般人没有这个财力。我们真正有财力,把电视台的时间整个买下来来做,那是无比大功德。

可是一般真正有钱想修福的,他迷惑颠倒,他不知道真正福报是从哪里修。真正福报是唤醒人民的迷惑,那才是真正福报。盖庙没有用,盖庙那是提倡迷信,那是把钱往土里头埋,非常可惜!钱要好好的善于运用,埋在土地上有什么福?一点福报都没有。真正福报是怎么样把人心迷惑颠倒唤醒,让他觉悟过来,让他醒过来,让他恢复到亲近善知识、亲近圣贤的教诲,这才是真正有福。所以福,必须要有智慧。没有智慧的人修不到福报,福报在他面前,他也看不出来。所以中国人常讲“福至心灵”,心最重要是自己觉悟。今天我们讲教育,首先自己教自己,先把自己教好,自己不教好,要想影响别人,没这个道理。

主持人:我相信今天,尤其这一段的开示,真的很重要。对于很多朋友来讲,总觉得说,我尽量的盖庙,在庙里面捐很多的柱子,然后放很多的香油钱,总觉得这样可以得到福报;其实,今天法师也开示我们,这样是没有福报。反而应该是,如果不是传播者,应该身体力行去影响身边的人,对于传播者来讲的话,他影响的人更多了。

我自己是传播工作者,我有时候也很迷惑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传播工作者大部分的人都很希望能够把良善的、对于社会风气有帮助的、有教育意义的这个面呈现给大家,这就是所谓我们的道德在这里。但是现在再看整个的传播环境,要不是趁选举的时候把时段卖出去,让别人讲政见;要不就是我必须要维持经济上的生计,于是哗众取宠,怎么样的搞笑,胡言乱语,然后让真正有心、有传播道德的人,反而在这个主流市场里面被消灭了。该怎么办?

净空法师:对!传播界要晓得,这种理念行为,现在你是得一点利益,将来你的前途,我说不客气的话,说真实话,全部堕阿鼻地狱!我的话是真实的,你们听了之后,将来堕阿鼻地狱那一天,就晓得净空法师讲的话是对的,证明了。你们如果能把人民的良心唤醒,你们是无量功德,你们各个上天堂,所以天堂、地狱就在你一念之间。你们是要眼前这点小利,实际上眼前这点小利,是不是你们这种手段能得来的?不能。如果能得来,这个因果报应的道理推勫了。无论你用什么方式,你所得来的利,是你命中所有的。

这个道理,你细细的去读《了凡四训》就晓得,“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规规矩矩的做好事,你还是得这么多利益;用尽手段做坏事,得的利益还是这么多。所以古人讲:“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绝对不是说,用一套什么样的手段,可以能多赚一点钱,那“因果”这个真理就被你推勫,实在讲,诸佛众神都要拜你作老师。他们都没办法改变因果定律,你能改变因果定律,那还得了!不可能。所以我们看到世间许许多多人,观念错误、思想错误,做了许许多多不善的事情,他所得到的好处、得到的利益,实在讲打折扣了。为什么?损福。本来一年可以得一亿万的,现在一年只能得五百万,他的福报折损了,将来的果报在地狱。

主持人:法师一向都是非常非常和善的,可是刚刚第一句话说出来,这是下阿鼻地狱。所以在这边也提醒,尤其是做传播业的同仁们,我觉得刚刚结论一句话就是说:您用了不正当的手段,白忙了半天,还要落得一身的骂名,而且还要折损自己的福报。

净空法师:折福报,对!

主持人:我们传播界的朋友,应该要多多的努力,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人就必须要坚持下去,因为福报业果有一天就会在身上开花结果。

净空法师:对!

主持人:再讲到,除了传播界以外,我想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刚刚提到像基督教或天主教,因为《圣经》的一个依归,上面特别很清楚的讲到“十诫”。把人的行为举止,一不可以怎么样,二不可以怎么样,很清楚的标示出来。同时有每一个礼拜固定的聚会,有牧师或是神父在讲这些道理。所以就会有人来质疑,佛教徒是不是在这个部分的规范里面,就变得比较没有章法?因为没有固定大家一定要什么时候来聚会,什么时候来听道理,什么时候来跟上帝告解,或者是说,我们就是一条一条的很清楚在那里。这个地方我想,法师您可以多做一些开示,给我们一些领悟。

净空法师:我跟大家讲解这个问题,今年是四十三年,四十三年都没有中断。留下来的这些录像带、录音带,我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天天在讲,天天在说,说得很多,听的人也不少,听懂的人不多,做到的人更少。我们只希求能有一个、两个做到,我们的心血就没有白费了。决定不能够期望所有的人都能回头,难!难在哪里?诱惑的力量太强大,他没有办法不受诱惑。所以你看看所有宗教里头,创教、创始的这些教主,各个都是示现的“安贫乐道”,你要不能过贫苦的生活,你必定会堕落,必定会受诱惑;你能够甘愿过清苦的生活,什么样的诱惑都没有办法动摇你。所以,首先我们要欢喜过贫苦的生活,贫苦的生活是最健康的生活。

今天我的朋友、同学、同事看到我,我今年七十五岁了,一身一点毛病都没有。他们又是这个病、那个病。今天早晨我跟圣严法师打个电话,这是我老朋友,他小我三岁,一身毛病。他说:“我不如你!”我说:“你的心没有我心清净,你还有很多事务,我统统放得乾乾净净。”我一生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我什么都不要,我要的是心地清净自在。我把我学得的,把我做到的,把我所体验到的,毫无保留的、欢欢喜喜讲解给别人听。我一生就干这一桩事情,这是我的本分事业。我选的这个行业,这个行业是社会教育,我天天忠于自己的事业,这是真正做到圆满的净业。我把我这桩事情做好,我这一生到世间没有白来,生活非常充实,非常有意义、有价值。这要觉悟,要做一个有意义的人,有价值的人生,这一生活得快快乐乐、幸福自在。

主持人:把这个问题再延伸一点点,是不是因为针对人的某些惰性,所以在基督教里面规定,大家一定要去上教堂,一定要去教会,养成大家这样的习惯以后,你每一个礼拜固定的去亲近这些道理。好像在我们看一般基督教的家庭,就是说他们真的会比较去遵守十诫里面说的,是不是因为有这样一个规范?

净空法师:对!如果基督教徒都能遵守十诫,确实不犯,这个人我相信他一定上天堂。在佛家,佛教基本的修行“十善”,十善跟十诫很相同。但是佛教徒把十善丢掉了,基督教徒把十诫丢掉了,问题就严重了。还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他没有原则可循,所以社会会动乱,世间会有灾难。你寻求根本的原因,我们上一次讲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释迦牟尼佛是老人,孔子是老人,耶稣是老人,穆罕默德是老人,你不听这些圣人的话,你要自作主张,那你就自作自受。这个不能怪别人,不可以怨天尤人,什么样的灾难都是自己行为感得的,所以一定要遵守。

基督教每个星期上教堂,在佛法里面,虽然没有说是一个星期,但是佛法里每天叫你做早晚功课。早课你读的经文就是提醒你,今天一天我要遵照佛教导我的这些方法,去生活、去工作、去处事待人接物。晚课是反省,我今天一天做得够不够好,还有哪些过错我犯了,知道有过错就要改过自新,知道自己做得好,明天做得更好,这个早晚课才真正有利益。如果早晚课流于形式,我做的时候好像对佛菩萨敷衍,那完全错误了,那罪过很重。为什么?泥塑木雕的佛菩萨,早晨骗他一次,晚上又骗他一次,你就想这个罪过多重!活人你骗他还情有可原,泥塑木雕的,你怎么忍心去骗他,你心太残忍了。

中国古时候佛教的教学,多半是利用什么?利用假期。那个时候讲农业时代,都利用农闲时期,而时期很长。在大多数,我们中国过年,中国过年从前农历年从腊月初八开始,到二月二龙抬头,这才上工。这么长的时期当中,所有寺庙在这个时候都是讲经,都是上课,愿意去听经接受教育,统统都可以住在寺庙。寺庙它有内外之分,里面是出家人,外院都是在家居士。只要到那里去,我想听一部经,你在那边登记一个名字,寺庙也分一点工作给你做,叫你扫扫地、抹桌子,分一点工作给你做,你就安心在那个地方把这部经听圆满,你才可以离开。佛教是利用这种机会,并不是每一个月、每一个星期,它完全是利用农闲的时期举办这些讲座,这个在从前常有的。

寺庙实际上就是佛教的学校,所以从前念书人,我们看古籍,许多念书人都是在寺院,寺院的“藏经楼”就是现在的图书馆。寺院的出家人各个都是老师,不但对佛法懂得,对于世间许多学问他都有研究。为什么?他要教这些念书人。这些念书人在寺院念书,将来他去考取功名,他的老师多半都是出家人,所以他担负着社会教育跟学校教育两重使命。现在完全没有了,在这一个世纪,特别是最近六十年,全部都消失了,完全流于迷信,这是叫我们感到很痛心的。

主持人:不仅在今天的访谈,在上一次法师也一直在强调,当很多的真心诚意流于形式、流于迷信的时候,事实上一点意义都没有。我今天也才真的总算懂了,为什么要有早课跟晚课,其实它真的就是早上告诫自己一次,晚上反省自己一次。所以每天在喃喃自语,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早课跟晚课的朋友们,真的不要流于形式,法师刚刚告诉我们,开示我们这个部分,每天这样做,您会是一个伟大的佛教徒,因为您影响身边很多人的言行举止。

我们再问到一个问题,就是说在佛教里面当然也有很多的规矩、约束,人毕竟还是有很多坏毛病的。讲到不杀生这件事情,在我们历史里面也读到,苏东坡最好的朋友佛印和尚,他也吃鱼,特别喜欢吃鲜鱼。对于佛教徒应该要去遵守的,是不是他吃素与不吃素之间,其实没有太大的界限?还是说你只要信,吃素与不吃素无所谓,到底他真正要依归的是什么?有人吃方便斋,吃肉边素。

净空法师:这个饮食,素食是中国梁武帝提倡的,苏东坡距离那个时候实在讲并不太远。释迦牟尼佛教我们不杀生,没有教不吃肉,因为他们那个时候的生活方式是出去托钵,托钵人家给什么吃什么,不能够特别要求。特别要求给你预备素食,你就去麻烦别人,所以佛家讲“慈悲为本”,找人家的麻烦,你就不慈悲,你就不方便。所以佛家讲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个教学好,一切都随缘,不要攀缘,人家给什么吃什么。所以戒律里面只讲肉食必须要“三净肉”,你没有看到杀,你没有听到杀的声音,不是为我杀的,这个肉都许可吃,这叫三净肉。

不吃肉,实实在在讲,我学佛,我大概是在不到半年,我把这个道理搞清楚了。因为我没有学佛之前,我在回教里头有一年,在基督教里头有两年,反而我对佛教是最排斥的,认为它是迷信。那么有一点基础。伊斯兰教的饮食有选择,他虽然吃肉,但是很多肉食他不吃。他什么理由?卫性。所以我们一般人懂得卫生,保护生理,懂得卫生;但是怎么样保护自己善良的性情,就不懂得。伊斯兰教考虑到这一点,性情不好的这些动物他都不吃,牛羊很温驯,所以他有选择。我从这里头得到启示,佛教的素食不但卫性,保卫慈悲心,那样讲它是最完整,卫生、卫性、卫心。我体会到这个,我就接受素食。所以我学佛大概半年,我就吃长素,我就不再吃肉。

而且素食是非常健康的,我自己一生对这个卫生并不是很重视,不重视营养,不重视保护自己身体。大概是四年前,有一个朋友介绍,新加坡一个很有名的牙医,就给我洗牙齿。洗牙齿,这个牙医说,“法师,您是吃素,所以你这么大的年岁,你的牙齿保持得这么好”。他说如果是肉食的话,他说是很不可能的。他就告诉我:“保持牙齿,牙齿健康很重要,关系你整个肠胃消化系统。”牙齿保养应该怎么样?吃过东西之后,就要刷乾净,这是他告诉我的。特别是牙龈这个部分,不要有细菌,牙缝的地方都要刷乾净。只要吃了东西,就要漱口,就要刷牙,不一定要用牙膏,牙膏一天早晚用就可以,平常漱口的时候用清水就行,一定要洗刷乾净。从前偶尔还有零食的时候,但已经很少吃,现在零食不吃了,为什么?吃了就要刷牙,懒得刷牙,所有东西都戒绝了,所以一点东西都不吃,只喝开水。我才懂得,从前不晓得,从前如果晓得这种方法的话,我的牙齿一定跟年轻人一样,现在牙齿还是很好。

这些常识我们应当要多知道一些,在过去我们对于这个完全疏忽了。可是我对于饮食,我觉得我吃得很少,吃得很简单。最重要的心地清净,没有妄想,没有杂念,没有执着,心理健康,生理所需要的不多。而且这个饮食,大家都知道是能量的补充,身体是个机器,它消耗能量是从饮食补充。能量到底消耗到哪里去?百分之九十以上,应该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想上。一天到晚胡思乱想,那个消耗量最大。实际上你劳心劳力,你所消耗的不过百分之五而已,所以每天很少的补充,你精神体力就非常旺盛。

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我亲近他十年,他一天吃一餐,每一餐小馒头,这么一点点大,两个。在人家来说,菜一点点,再来是绝对不可能。他的工作量差不多是五个人的工作量,他精神旺盛,九十七岁都还不要人照顾,他往生前两个星期还上台讲经。我是亲眼看到的,从那个地方证实的。我跟他学,我也一天吃一餐,但是我吃的比他多。他一天两块钱,我一天要三块钱。他问我,我是吃了八个月,我才告诉他。他说:“怎么样?你感觉得怎么样?”我说感觉得很正常。他桌子一拍:“永远这样下去,一生是不求人”,人到无求品自高!我一天生活费用只要三块钱,那个时候美金兑换台币,好像三十多将近四十,你一天只要多少钱?美金一毛钱,所以生活很容易,又过得欢喜、又过得快乐、又过得幸福,我求人干什么!什么人最自在?不求人最自在。今天选举还要到处拉票求人,不自在!那个事情叫我去,我决定不干。

主持人:我们藉由法师幽默的言谈里面,真的是从中学习到很多,怎么样让自己活得更自在、更开心。尤其是,其实学佛法没有这么困难,在生活的方便禅学里面,很容易就可以学到了,存乎己心。我们也知道,事实上没有规定如果你不吃素就不是一个良善的佛教徒,并没有这样子。再讲到说,很多的寺庙会鼓励信众们放生。可是放生,第一个到底放生有什么意义?第二个放生被一些不肖的商人,或一些不肖的神职人员给利用,会拿来很大量的,买了放,抓了回来再放。可不可以请师父跟我们开示,放生这件事情的意义本身,以及这些违背放生的人,他们是不是也要跟着下阿鼻地狱?

净空法师:对!你讲得没错。放生,佛劝导一切众生放生是爱护众生的生命,众生有急难的时候,生命遭到极大伤害的时候,我们帮助他,我们救他,“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是好事情。所以一切众生他都有生命,都贪生怕死。佛教我们放生,应该怎么做?不是刻意去做,刻意去做就被人利用了。现在寺庙法会放生这被人利用了,你不放生,他不去抓;你一去放,他晓得今天有销路,特别去抓,这不是放生,叫害生,意义完全错误了。

放生是什么?你平常到市场里面去买菜,看到有活的这些动物,你去观察,牠确实能够活得下去,你才买了放生。你要是看到,看样子牠已经活不下去,就不必买。不是叫你特定什么时候去做,这个错了;是在平常随缘,随时随地遇到,这是培养你真正慈悲心。那种大法会大批去做的时候,不是慈悲心,那叫变态的心理,那不是一个善意。好像藉着这个我今天做多少好事,其实你仔细去观察,今天做了多少坏事,不是做多少好事。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得,不要被别人欺骗了,不要被别人利用了,不要曲解了佛陀对我们的教诲。

主持人:的确,我想很多朋友,其实你如果仔细的观察,你去参加法会放生的时候,这些刻意被抓来的生物,有的是翅膀折损,然后腿也摔坏,皮肤也割伤了。可能你在放牠的时候,牠也活不成了,反而就像法师说的:“这是害生,这是杀生!”这一点大家可以好好的做一个思考。

再来我就要用比较年轻人的角度,来请教法师。在从前我们的旧社会里面,其实在十九世纪的西方也都一样,男女的地位一直都很不平等,就是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可是现在时代一直在变迁,我不知道我听到的是不是对的,我曾经听过年纪比较长的人说:“在这个人的世界里面,男女不平等,这是天生自然的,女生就是不如男人,这就是你投胎的时候为什么会做女人,就是因为你已经不如人,所以你会做女人。”男女有别这一件事情,以及现代社会里面提倡的男女平等,它会不会抵触我们的佛法?

净空法师:如果一切讲平等,平等的定义先要搞清楚,如果不搞清楚,里头的矛盾冲突永远没办法解决。什么叫平等?现在谁懂得平等?真正平等,不要说男女,总统跟人民平不平等?市长跟市民平不平等?它不平等!伸手五个指头不平等,一定把它砍掉,那才平等!人长得个子不一样高,那全部是高的统统把脚也砍掉,头也去掉,平等!树木花草长得都不一样齐,统统把它削了,平等!要平等就要把整个世界毁灭掉就平等;不毁灭掉,绝对不平等。为什不平等?他造的因不平等。

这个世间是有钱跟贫穷人不平等,怎么办?说共产,共产还是不平等,共不了,这不是解决问题。所以要懂得平等真正的意义:分工,个人在自己岗位上做到,做得很圆满就是平等。譬如像你的公司,你的董事长是所有世界你们同行董事长的模范,第一董事长。你们的经理,是所有行业经理里面第一,第一就平等了。你们的员工甚至于清洁洗手间的,他也做得很称职,搞得乾乾净净的,他清理厕所第一,第一就平等。我也第一,你董事长也第一,总经理也第一,这叫平等。所以把你自己的身分地位、你的工作,做到尽心尽力,做到最圆满,这就平等。总统称职,他把总统这个职位做得最圆满,全世界各个国家总统他第一。我们做人民的,我们无论从事哪个行业,我也做得都第一,各个都第一,人人都第一,这叫平等。

男子跟女子也是一样。印光大师《文钞》里头,对这个事情说得很多,今天提倡男女平等,简直叫胡说八道!为什么?天下大乱的根源从这儿发生。实际上,世界和平、社会安定这个权操在哪个手上?印光大师讲得很好,“女人手上”。女人的工作是什么?

专门培养贤德的人才,她在家教子弟,家有好子弟,国家就有好的人才。自己一定要出去跟别人去争,儿女不管,是的,你能够争一代,你的底下一代完了。女人,你去作个总统,为什么不叫你儿子去作总统?为什么不叫你孙子去作总统?为什么自己一定要去作?多想想,圣人讲的有大道理在,女人有女人的职权,男人有男人的职权,个人分工不一样。如果你真正了解事实真相,你这一生作女人,你不想作女人,你来生可以投生作男人,男人也可以投生作女人。女人不是生生世世都作女人,男人也不是生生世世都作男人,很平等!

主持人:可是就现在来讲,如果说我们用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现在毕竟还是一个经济活动非常旺盛的年代,有些人就开始提倡,如果一个男人本身的工作能力真的不好,可是他娶的老婆本身工作能力很强,这两个人是不是可以交换工作?于是就有现代奶爸,在家里奶孩子,妈妈出去上班,一般能够做奶爸的男人也都能接受。这样的情形会不会又违背了?

净空法师:这是补救。这确实是违背,但是未尝不是一个好事情。可以!父亲在家里能够教养小孩,也能做小孩的好榜样,这样也行,这是你们两个人自己协调的事情。总而言之,教育底下一代比什么都重要。我讲经的时候也常常说,我们中国古人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就是说,你底下有没有继承人继承你的事业,如果你的事业做得再好、再辉煌、再伟大,底下没有接班人,没有继承人,你的事业成绩等于零。为什么?你死了就没有了,就消失了。这个重要!

我也常常鼓励出家人,出家人一定要有好的接班人。如果你不注意培育接班人,你也完了,你什么功德都称不上。你看看古时候帝王,帝王一接位那一天,头一桩大事,立太子,你就晓得这个意义大了。为什么?一接位马上就要培养接班人。现在大家把这个疏忽掉,自己一定要做到一生,做到老死,死了之后,后面大乱,没有人来接替。为什么平常不注意培养?家庭也是如此,换句话说,小孩一生下来,你就要晓得这是家庭的接班人。希望小孩将来他的成就在我之上,你成功了。如果你的小孩疏忽掉,你没有去教育他,你自己做得怎么辉煌,怎么伟大,明眼人看在眼睛里等于零。这个道理现在明了的人不多,任何一个行业都要留意培养底下一代,这是真实无量的功德。

主持人:法师您刚刚提到,就是不只家庭有事业上的接续,包括有下一代延续香火,对这个家庭来讲也是有继承的意义。

净空法师:对,不错!事业上要继承。

主持人:对于很多家庭有他们实质上的困难,比方说这个父亲家里开米店,可是唯一的儿子兴趣不在这里,而且他的天分呈现出来他可能是画家。像这样的情形,儿子可能就没有办法克绍箕裘,这要怎么办?

净空法师:这没法子。这是有办法,他可以找学生,可以找他的徒弟,由徒弟来继承;他的儿子喜欢画家,他就继承另一个画家。绝对要把这个人才代代向上提升,那社会就会兴旺。所以每一个人都要懂得爱惜人才、帮助人才、成就人才。决定不可以嫉妒,嫉妒、破坏是无量无边的罪业,因为他不是破坏一个人,他是破坏社会,破坏许许多多人的福利。所以佛家结罪不是对个人结罪,对他的影响整体面,他从这个地方来结罪。所以不可以嫉妒!

主持人:不可以有私心的意思。

净空法师:不可以。对!对!

主持人:中国人讲一句话,就是做为中国的师傅,我现在讲的不是在佛门这个部分。当师傅、当老师的人,经常在收徒弟的时候,习惯留一手,像这样子的事例,好像也必须要设计留的那一手,才能够学到真髓。刚刚法师开示的部分是说,不但不能嫉妒,同时不能有私心。

净空法师:佛经里面讲得很多,自己要是留一手,来生得愚痴果报。

主持人:变笨了。

净空法师:吝法!怎样才自己聪明?全盘付出去,你那个智慧天天增长;你想留一手,你的智慧完了,不但到这儿为止,会倒退。

主持人:是不是在心态上也是为师者因为他留一手有私心,就变成回到法师刚刚讲的,一个人一天的能量,大部分就用在那个妄想上面“我要怎么样防范”,结果把自己就变笨了,身体也变坏了。

净空法师:对!对!不错。绝对不要保留。

主持人:我们这一阶段的访谈,听到很多生活哲学、生活的佛法。法师非常的幽默,而且也讲得非常浅显。在下一个阶段,我们还要继续追寻的,佛教里面很多真知灼见跟它的真理。我们稍微休息一下,马上就回来。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不约而同 不约而同

不约而同成语名称不约而同成语拼音bù yuē ér tóng成...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成语名称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成...

不習水土 不習水土

不習水土成语名称不習水土成语拼音bù xí shuǐ tǔ成...

不翼而飞 不翼而飞

不翼而飞成语名称不翼而飞成语拼音bù yì ér fēi成语...

不置可否 不置可否

不置可否成语名称不置可否成语拼音bù zhì kě fǒu成...

最新文章
陆游《卜算子·咏梅》阅读 陆游《卜算子·咏梅》阅读

陆游《卜算子·咏梅》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卜算...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十...

陆游《诉衷情》阅读答案及 陆游《诉衷情》阅读答案及

陆游《诉衷情》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诉衷情陆游...

陶渊明 - 一曲《咏荆轲》, 陶渊明 - 一曲《咏荆轲》,

陶渊明 | 一曲《咏荆轲》,写尽豪侠情!说起陶渊明...

陆游《鹊桥仙 华灯纵博》阅 陆游《鹊桥仙 华灯纵博》阅

陆游《鹊桥仙 华灯纵博》阅读答案及全词赏析鹊桥仙...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阅读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阅读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春夜别友...

陈克《谒金门·愁脉脉》阅 陈克《谒金门·愁脉脉》阅

陈克《谒金门·愁脉脉》阅读答案及赏析谒金门 【宋...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阅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阅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剑门道...

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 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

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阅读答案及赏析谢池春陆...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